《窮有時是自己的心態,不是實際狀態》
今天一大早5:30起床和一位大學生理財達人做了訪談,很感謝她願意配合我的時間陪我早起。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曾跟我說抱怨因為生了孩子已經五年沒上班了,先生又是業務型的工作,有業績才有收入所以夫妻兩五年來都在吃老本所以壓力很大,因為是我朋友的關係我認真的花了時間去了解他的狀況跟實際需求。
發現有很多的「委屈」和「不得已」都是她自己的選擇;我也針對她能做到的理財項目跟她細細的分析,花很多時間想幫忙但是最後獲得的答案卻是「你有錢才需要管,我沒錢可管,等有錢再說。」這種有一點仇富感的回應。
其實要有「老本」可以吃本身就能好好分配自己的財產了,很多人的都沒有老本可以吃所以才積極的工作、又做副業又接案,每個月巴望著下個月的薪水的,而且很多人也都有小孩。
今天在訪問完這位大學生原因是我認為在學生時代就有目標的累積自己的實力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不需要多有成就多厲害,只要願意開始就贏了90%的人了,我很想告訴大家,連學生都能做到的事情,為什麼身為家長的我們做不到。
身為家長的我們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與改變,其實我們沒辦法帶著自己的孩子成長的呀~~~~